典型案例全文:人民法院案例库:安徽某制冷公司与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执行监督案

安徽某制冷公司与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执行监督案——执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新的执行依据改变了原执行内容,但已执行的标的额没有超出新的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标的额的,人民法院无需执行回转,可以继续执行

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执491 2023.12.13裁判

入库编号2024-17-5-203-016

关键词 执行监 执行依 执行回 继续执行

基本案情    

安徽某制冷公司与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技术合作开发合同纠纷一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安徽高院)20161028日作出2015)皖民三终字00056号民事判决,判决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于该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安徽某制冷公司经济损2899301.50元等。判决生效后,安徽某制冷公司向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合肥中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院以201601566号案件立案执行,实际执行到2987755元。安徽某制冷公司不服该生效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2017912日作出2017)最高法民2007号民事裁定,指令安徽高院再审。安徽高院再审后,2019415日作出2018)皖民78号民事裁定,该裁定撤销该(2015)皖民三终字00056号及合肥中院2014)合民三初字00072号民事判决,发回合肥中院重审。合肥中院重审后,20191223日作出2019011538号民事判决。判令:一、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15 日内支付因涉案联营合同解除所致安徽某制冷公司信赖利益损6570976.53元;支付因《订货协议》违约所致双倍返还安徽某制冷公司定60万元中尚欠30万元;二、驳回安徽某制冷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三、驳回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的反诉请求。双方不服提起上诉,安徽高院2020123日作出2020)皖民60号民事判决,维持了合肥中院一审判决。该判决本院认为部分载明另,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关于此前已经支付2899301.5元执行款应予以扣减的主张,一审法院庭审中已向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释明,其该项主张不属于本案的审理范围,并无不。安徽高院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后安徽某制冷公司向合肥中院申请强制执行,案号为2021012570号。

执行中,合肥中院作出《通知》,内容如下本院依法将本案自执行立案以来的案款结算情况计算出来并告知各方,请遵照执行。一、执行标的。2019)皖011538号民事判决书确定,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应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信赖利益损6570976.53元,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尚欠的定30万元,合计6870976.53元。另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应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案件受理58000元。二、201601566号案件,本院扣划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银行存2987755元,扣除执行31958元,实际执行到2955797元。三、本次执行标6870976.53扣减已实际执行2955797综上,合肥某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应付安徽某制冷限公302966.29元。你们如对本计算方案有异议,请在收到本通知15日内向本院书面提出

安徽某制冷公司提出执行异议称,合肥中院未按照生效判决执行,原先判赔的可得利2955797元与本案执行款系完全不同的款项。合肥中院2021012570号案款计算的通知未经重新审理直接扣除该款项违反法律规定。合肥中院应对之前扣划2955797元重新立案执行回转。

合肥中院经审查,2023227日作出20230111号执行裁定,裁定驳回安徽某制冷公司的执行异议申请,安徽某制冷公司不服,向安徽高院申请复议,安徽高2023411日作出2023)皖执93号执行裁定,裁定驳回其复议申请。安徽某制冷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最高人民法院20231213日作出2023)最高法执491号执行裁定,裁定驳回安徽某制冷公司的申诉请求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应重点审查的问题为:合肥中院按照新的生效法律文书将该院201601566号案件执行到位的款项在本案执行款中予以扣除是否恰当。具体分析如下。

执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并不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的撤销而撤销。如果新的执行依据改变了原执行内容,需要执行回转的,则人民法院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如已执行的标的额没有超出新的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标的额,则人民法院应继续执行。根据查明事实,本案中,原执行依据合肥中院2014)合民三初字00072号民事判决生效后,安徽某制冷公司向合肥中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院以201601566号案件立案执行,实际执行到2987755元。后因安徽某制冷公司申请再审,合肥中院2014)合民三初字00072号民事判决被安徽高院2018)皖民78号民事裁定撤销,新的执行依据合肥中院2019011538号民事判决确定,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应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信赖利益损6570976.53元,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尚欠的定30万元,合6870976.53元,另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应支付安徽某制冷公司案件受理58000元。据此,合肥中院在该院201601566号案件中扣划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银行存2987755元,并未超出新的执行依据所确认的标的额,故合肥中院依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申请,按照新的生效法律文书对原执行案件执行到位的款项在本案执行款中予以扣除并无不当

裁判要旨

执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并不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的撤销而撤销。如果新的执行依据改变了原执行内容,需要执行回转的,则人民法院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如已执行的标的额没有超出新的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标的额,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新的执行依据内容扣除已执行的部分,对案件继续执行

【关联索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20年修正)65

执行异议: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0111号执行裁定2023227日)

执行复议: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皖执93号执行裁定2023411日)

执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执491号执行裁定20231213


执行局

首页    典型案例全文    典型案例全文:人民法院案例库:安徽某制冷公司与合肥某制冷科技公司执行监督案
创建时间:2025-04-10 21:15